您的位置:首页 >教育 > 正文

博士毕业生用古文致敬10年求学经历 本科毕业生引经据典致敬青春

慨然叹然,遂作此文。以念吾师之恩,以感吾亲之养,以忆同窗之情,以记吾所亲历。”“文可蓄千言,臆难只字抒;四载求学路,万象更始新。”毕业季,毕业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告别,南京工业大学两名工科毕业生的“古文体致谢”刷屏朋友圈,该校机械学院博士毕业生刘喆和土木学院本科毕业生郑皓洋分别用1934字的古文和625字的古体诗,将求学经历和毕业感想娓娓道来,表达了对恩师、亲人和同窗等的感激之情。

博士毕业生用古文致敬10年求学经历

“一者稽首以拜恩师;二者稽首以拜父母;三者一揖以敬师兄师长,再揖以谢同窗弟友;四者执手以谢吾爱; 五者深躬以谢吾国……”致谢中,2022届博士毕业生刘喆回忆了成长点滴,细数了导师、父母、师兄弟、同窗好友、女友等24位亲友对自己的帮助。

刘喆首先感谢的是恩师巩建鸣教授:“先生以德育我,以才知我,以怀教我,以行复我。”刘喆坦言,2012年他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求学,4年后本科毕业时选择了硕博连读,初次接触科研时,感到非常迷茫,“当时有幸遇到了导师巩建鸣老师。”刘喆说,在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,他发表了6篇高水平论文,2次参加ISSI国际结构完整性会议,2020年还成为该会议评选出的全球5名“最佳学生论文奖”获得者之一,2021年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-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,远赴丹麦技术大学深造。目前,他已在“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”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,相关研究实现了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大幅提升。

为啥用古文致谢?刘喆感慨道:“与其说这是热爱古文的力量在推动,倒不如说这是10年求学来最热切的情感爆发。”今年4月初,从小学开始就热爱古文的刘喆,想用一篇古文为博士生涯画上句号。“我父亲是语文老师,从小他就带我看古文、写古文,直到博士期间,我仍然时不时用古文写几篇生活学习之感,我想用求学之始培养的热爱,写下求学之终内心的情感,这也算是一种坚持和圆满吧。”

本科毕业生引经据典致敬青春

“文风复古、对仗工整、引经据典、字字真切。”土木学院本科毕业生郑皓洋在朋友圈发完自己的本科论文致谢后,圈粉无数。“也没有特别的用意,就是有感而发。”郑皓洋说,这篇致谢他大概花了两个小时写成,全文625字。

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,郑皓洋没少引经据典。郑皓洋第一个感谢了父母:“一谢父母恩,赐发以劬劳;父母道德高,循子以良教;惟愿学有成,顾盼轻厘毫。”其中,“赐发以劬劳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,“顾盼轻厘毫”出自《孔丛子·连丛子下》。郑皓洋说,幼时就爱读《唐诗三百首》,小学和初中时便开始熟读《古文观止》《说文解字》《诗经》等,时至今日,对古文的热爱从未间断过。

“艰难困苦事,玉汝便于成”成为郑皓洋四年大学的真实写照。大学期间,郑皓洋刻苦学习、认真踏实,大二时他还以满绩点的好成绩获评国家奖学金,大三时获评校长奖学金,大四时成为“江苏省优秀毕业生”; 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三项、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项; 多次在省级、国家级土木专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、一等奖。“既缁难再白,勿谓一丝微;临别行阔步,恰似来途路。”面对未来,郑皓洋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,已经成功保研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他坦言,还会像来的时候一样,毫不犹豫地朝下一个征程阔步前进。

标签: 南京工业大学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

资讯播报